查看原文
其他

不想看书?不妨看10部“诺贝尔文学奖”改编电影。| 片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巴塞电影 Author 巴塞电影

点击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每天偷偷比别人多知道一部好电影



文学作品素来就是孕育影视改编的温床,那些离奇的情节、画面感强烈的描绘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为文字搬上大银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向来最受大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更是电影人汲取灵感的源泉。


或许有时你不能静心看书,那不妨看看这些根据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改编的电影。《读句电影再睡觉》获得《巴塞电影》(微信号:MovieBase)授权,今晚看部电影,了解一本书。





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舞女》,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等,都有着颇得观众缘的电影改编。

从理论上来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们都是最佳作者,那么很显然以他们的作品保底就能拍出精彩的电影,是这样吧?但根据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改编的口碑电影其实并不那么多,究其原因,概是要把庞杂、厚重又不乏深奥的文字转化成影像,难度实在太大。

又逢诺贝尔颁奖季,Taste of Cinema网站精选了十部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作品改编的电影推荐给大家,一起来回顾哪些文学巨擘们的经典在银幕上留下了传奇吧——



10.《柳暗花明》(2006)



诺贝尔奖得主:爱丽丝·芒罗
导演:萨拉·波莉


如果把爱丽丝·芒罗比作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或美国小说家梅尔维尔,可能有些过誉,但她确实是目前短篇小说界的标杆人物。2013年,这位加拿大女作家战胜大热门村上春树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震惊了整个文学界。



《柳暗花明》最早发表于1999年,讲述一对平凡的老夫妻遭遇不贞与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打击的故事。通过失忆、转折和朱莉·克里斯蒂的精彩表演,整个故事叙述得自然流畅,毫不拖沓。

在表现这一病症的恶化和人类如何筛选记忆这两方面,《柳暗花明》是绝对赢家,它比备受赞扬的《依然爱丽丝》要深刻得多。而萨拉·波莉的导演则是另一个惊喜,因为这次是她初执导筒。



9.《耻》(2008)




诺贝尔奖得主:J·M·库彻
导演:史蒂夫·雅各布


这是一位重要作者的重要作品。库彻以严谨缜密的叙事风格著称,没有道德说教也没有华丽修饰,这就是《耻》所带给读者的:一个关于失去和耻辱的简单故事。52岁的大学教授大卫·卢里因和学生发生关系而被开普敦大学开除。他决定搬到东开普省和女儿同住,但这也成了他受难的开端——他陷入了种族隔离的政治陷阱,看着生活分崩离析,他只能挣扎求存。



由此书改编的电影并没有得到一致褒扬,有人指责该片只是约翰·马尔科维奇的单人秀。马尔科维奇的表演确实突出,但绝对不是电影的唯一可取之处。《耻》成功地表现了小说的精神,因此普罗大众对它的反应才会如此不一致。

那些不宣扬道德或展示情绪的电影通常不会被主流观众所理解。希望看到圆满结局或救赎故事的观众在本片结尾只能看到凄凉无望,而这一点让一些观众无法接受。



8.《愤怒的葡萄》(1940)




诺贝尔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
导演:约翰·福特


现在,约翰·斯坦贝克已经是读者口中毫无争议的优秀作家,但在1962年,他获得诺贝尔奖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严重批评。斯坦贝克被称为“学院(指瑞典学院,负责评出诺贝尔文学奖的机构)最大的错误之一”,《纽约时报》称其毫无才华,甚至斯坦贝克本人也承认他不值得获奖。

这位美国作家一直被视为一位“活在过去”的作家,他的作品背景基本上都在追溯20年代和30年代,而《愤怒的葡萄》作为斯坦贝克最高成就之一,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人类在艰苦条件下如何保持尊严的小说。



约翰·福特导演的这部电影并没有严格遵循原著,尤其是后半部分。它颂扬了美国人民的坚韧和牺牲精神,并且一上映就获得了成功。连斯坦贝克也对结局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亨利·方达所塑造的主人公尤其出彩。

今天来看,《愤怒的葡萄》是对大萧条时代下美国人民的一首赞歌,也是刻画贫富差异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而七十多年后,书和电影都成了各自领域里的经典,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斯坦贝克的遗产也将这样传承下去。



7.《日瓦戈医生》(1965)




诺贝尔奖得主: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导演:大卫·里恩


这部史诗小说是让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赢得1958年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而且书和电影同样闻名于世。《日瓦戈医生》以俄国革命为背景,讲述了日瓦戈医生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恋情。

帕斯捷尔纳克的杰出作品在苏维埃俄国并没受到好评,因为其中隐含对社会主义的拒绝,还有明显的对斯大林主义、古拉格集中营以及集体化的批判。在传达潜意识信息方面,这本小说可以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相提并论。索尔仁尼琴也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奖(1970)的俄罗斯作者。



《日瓦戈医生》通过大卫·里恩的改编成为了一部不朽的作品,并于1966年赢得五项奥斯卡奖。然而影评人并未被电影打动,还对其口诛笔伐。尽管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大卫·里恩还是感到挫败,他甚至立下誓言,这辈子不会再拍电影。但我们都知道,这位英国导演还是食言了,他后来又拍了《雷恩的女儿》(1970)和《印度之行》(1984),各获两项奥斯卡。

《日瓦戈医生》这部三小时长的史诗片至今仍是盈利最多的电影之一,而且也是对于帕斯捷尔纳克这部非凡小说的诚挚致敬。



6.《魂断威尼斯》(1971)




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曼
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


托马斯·曼复杂又深沉的写作手法使得《魂断威尼斯》中的一切都显得暧昧不明,每个段落都可以有两重意思,带来冲突的思考,而几乎让人忘记真正的主线。由于这是一部充满思想和格言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更非易事。

然而卢奇诺·维斯康蒂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他将书中最主要的精神搬上了银幕,并为其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视觉风格,最大程度还原了托马斯·曼的作品。德克·博加德的表演也锦上添花,他让观众看到灵魂的挣扎,几乎可以看作是他最成功的个人演出。



该片讲述一个中年男人来到威尼斯度假,在那里,他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一个迷人的少年。不,这不是一个关于同性恋的故事,主人公古斯塔夫对于美少年的热恋更多是精神上的,而无关肉体/性欲。他的思想挣扎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歌德的第一部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和托马斯·曼都是德国人,这种冰冷、悲剧的叙事类型就适合欧洲小说家,尤其是俄国、德国和瑞典的小说家。



5.《饥饿》(1966)




诺贝尔奖得主:克努特·汉姆生
导演:卡尔森·亨宁


这部《饥饿》可不是你们老公“法鲨”主演的同名电影,而是导演卡尔森·亨宁的大作,在丹麦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甚至后来王家卫的《2046》也能瞥见本片的影子。

故事围绕一个落拓潦倒的作家展开,被房东赶出门、饥肠辘辘一直吃不饱,而失去归属的漂泊和遭遇冷眼的碰壁却成了家常便饭,精神的富足和肉体的饥饿开始拉锯交锋,一切似乎都被痛苦吞没……



影片真幻交织,显出奇异另类的气质,即便作家身处绝境,但依旧保持灵魂的优雅,在阴冷的氛围中叫观众为之心疼,在他的彬彬有礼和敏锐睿智下,体会他更深层的哀伤、愤怒和空虚。剧情后来又安排他遇见千金大小姐,编辑部告知他只要他按照要求改稿就能顺利发表,仿佛霉气散尽、紫气东来,但作家却清楚地知道这并非适合他的理想生活,于是他继续忍受饥饿,走向有诗和大海的远方,寻觅真正的幸福人生——这个X装的,你不给满分都不行。

亨宁导演以黑白影像再现了汉姆生小说中歌颂的艺术家对纯粹灵魂的坚持,辛酸背后,却充满无尽的心灵力量。



4.《命运无常》(2005)




诺贝尔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莱
导演:拉乔斯·科泰


《命运无常》如同一次人性讴歌,在逆境中彰显人性的纯善与美好——二战期间,匈牙利犹太小伙子克维什在上班途中被抓,从布达佩斯一路押至德国纳粹集中营,而在暗无天日的集中营内,克维什就像初生的天使般,以烂漫纯然之心摆渡残酷的现实大河,在人性泯灭的地域来到人性光辉的彼岸:

在他眼中,无端的抓捕不过是场“捉迷藏”的小游戏,高空投下的炸弹也只是“圣诞树上挂的彩灯”,纳粹对“逃犯”冷酷的绞刑是对游戏违规者的惩罚,哪怕虱子爬满大腿溃烂的伤口,他依旧期盼着“灰色工作日”中“最可爱的一小时休息”……



影片颇像大名鼎鼎的《美丽人生》,但更是小说原作凯尔泰斯·伊姆莱经历的写照——这位德国犹太作家生于布达佩斯一户犹太家庭,14岁时被关押与德国纳粹设于波兰奥斯维辛的集中营,后又辗转来到德国布亨瓦尔德集中营,一直到1945年才由苏军解救。

之后凯尔斯太担任过记者,并撰写过几部以音乐为题材的喜剧剧本,上世纪60年代后,他终于开始创作这部带有自转色彩,也是他生涯第一部长篇小说《命运无常》,用光明的洗礼救赎黑暗的现实,不仅激发无数读者共鸣,更连连获奖。



3.《钢琴教师》(2001)




诺贝尔奖得主: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影片着墨点是一位钢琴女教师和男学生间的畸恋,但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却借助情色的外衣对人性深度进行了测量——他以冷冽利落的镜头语言再现了原著小说中庞杂而细腻的心理描绘,配合于佩尔无比走心的影后级表演,把女主角艾丽卡脆弱病态、无药可医的精神世界刻画得生动可感、令人唏嘘。



电影开局不久,艾丽卡和母亲因穿着风格而发生争执,她对母权进行反抗的歇斯底里和叛逆正凸显出父爱缺失给她造成的阴影——作为一名外表端庄的钢琴教师,她会悄悄去色情用品店观看成人录像带、偷窥陌生人车内交媾自行手淫、以锋利的刀片割裂自己下体的“处女地”……这种畸形的性意识满足也暗示了她与男学生之后异化的爱恋。

哈内克导演把片中露骨的情色画面处理得极为冰冷,令人生出可怖、憎恶、害怕之感,欲望不再是感官刺激的欢愉,而是无尽的绝望和哀伤。影片上映后,原作者耶利内克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哈内克导演也两度得到戛纳垂青摘下金棕榈叶片,但这些荣誉却依旧无法填满《钢琴教师》中绵长而幽深的痛苦。



2.《宿敌》(2013)




诺贝尔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影片改编自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萄牙著名作家若泽·萨拉马戈发布于2002年的小说《The Double》——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关于“双重身份”或“人格分裂”的电影。

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历史教师被离异折磨得无比颓丧,只能靠沉溺于电影逃避现实、排遣痛苦;在一盒租来的录影带内,他发现片中客串配角服务员的男演员竟然和自己有着难以辨别的相似容貌,于是好奇引领着他,开始了一段悬疑的搜寻真相的旅途……



导演维伦纽瓦在《宿敌》中展现出类似大卫林奇的风格,但更加具有其私人特色,譬如极其压抑的背景乐、对深黄色滤镜的大量使用、扑朔迷离的镜中景象、昏暗的打灯和笼罩于雾霾中的神秘多伦多,无一不在大力渲染低迷沉郁的心理和悚然的氛围,以“烧脑”的形式讲述了一则关于欲望、婚姻的玄奥寓言。

影片比起小说更为简洁,删除了很多线索,空出更多留白,制造成一种幻境供观众自行揣摩,而巨大的蜘蛛也是片中重要的隐喻。吉伦哈尔以“方法派”演技完美诠释了角色,曾在昆汀《无耻混蛋》中惊艳亮相的法国美人梅拉尼·罗兰也贡献了出色表现。



1.《铁皮鼓》(1978)




诺贝尔奖得主:君特·格拉斯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上世纪50年代,格拉斯开始研习艺术,意大利、法国这些创造美的国度都曾留下他探访的足迹。可偏偏有品味的人没钱消费品味,暂居巴黎时,格拉斯穷得叮当响,连看牙医都是用自己的石版画抵押诊金的,“我没有现金,为了赚钱,我简直像个古代的游吟诗人,在领主间各种奔忙,到处兜售我写的诗。”而《铁皮鼓》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在格拉斯看来,此时世界正处于一个诡异的“复辟时期”,虽然战争的遗毒渐渐从德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淡去,但心存伤疤的民众依旧无法彼此信任,他们封闭而排他,社会被市侩的阴霾笼罩,潜藏的精神恶魔继续蛊惑大家,格拉斯认为自己有义务说些什么,这才促成了这部掷地有声的《铁皮鼓》。



故事里的奥斯卡拒绝长大,始终保持孩童的面貌,体格弱小、面目单纯,格拉斯也通过他异于庸常的双眼打量世界,对人类史上最黑暗残酷的岁月进行反思:奥斯卡目睹了纳粹的发指行径及母亲的偷情,也导致了母亲、舅舅(即其亲生父亲)和养父的死亡,在悲剧的大环境下,惨遭悲剧的个体也不幸成为制造悲剧的参与者。

奥斯卡奇异的躯体、可以震碎玻璃的叫喊和之后成为拥有超能力的鼓手,林林总总都是荒诞世界异化的表现,施隆多夫导演的影像改编也很成功,在70年代堪称大胆新锐可惜碍于篇幅,电影只撷取了原著第二章进行拍摄,曾计划的第三章最终搁浅。




一句台词品人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公众号:dujudianying

欢迎搜索荔枝FM”读句电影再睡觉“电台


投稿/互动/合作/版权, 请联系 dujudianying@163.com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否则将追究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